您的留言性质:
卖方机构认同估值底部 担忧市场情绪不敢唱多
 

进入二季度以来,随着沪深股市的持续调整,A股市场中跌破首发价、增发价、大股东增持价和每股净资产的公司开始增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5收盘,上述四类“破发”个股数量已接近300家。

对于卖方机构而言,目前似乎到了一个可以大胆唱多和荐股的关键时点。然而尽管不少券商研究员和销售交易私下承认,已有相当数量的股票可以进行“左侧交易”,但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多数卖方机构仍不敢轻易建议客户入场买货。

“投资者情绪恐慌,是导致我们看多不唱多的重要原因。”某券商销售交易如此表示。

低估值品种频现

随着沪深两市的跌跌不止,近期市场关于是否出现底部的争论也是喋喋不休。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指出,目前市场的估值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等指标都处于极低水平,这与2005 年和2008 年的两次重要底部阶段特征非常相似。

与前两次底部相同,近期沪深两市再次涌现出一批股价已下跌至首发价、增发价、增持价以及每股净资产以下的公司。上证报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5收盘的12个月以来,跌破增发价的公司达59家、跌破发行价的公司达142家、跌破20101月末净资产的公司达到18家、跌破大股东增持价的公司为70家。

而根据申万的统计,2008年底部时跌破增发价、首发价、净资产以及股东增持价的公司分别达到242家、174家、237家和130家;而2005年底部时跌破增发价、首发价、净资产的公司分别为20家、106家和295家,没有出现跌破增持价的公司。

“破净”个股之中,钢铁板块占据了相当部分。华菱钢铁、安阳钢铁、河北钢铁、马钢、鞍钢等钢铁上市公司的PB都在1以下。

逢低吸纳收益不菲

申万研究所指出,首发价和增发价一般代表市场投资者所认可的股票当期合理价格,而增持价代表了公司大股东所认可的股票当期合理价格,每股净资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对产业资本具备吸引力的水平,因此这些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所认可的股票合理价值。而跌破这些合理价值的股票,相对而言具有了安全边际。

回顾历史上两次底部阶段,在市场见底回升之后的1 个月到6 个月期间内,大部分“破发”者的表现不仅能超越大盘,还能超越行业指数,即市场见底回升阶段,“破发”者取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极大。

而统计显示,2005 2008 年市场见底回升之后,比较前期各类“破发”者相对大盘以及行业指数的超额收益的均值和中值发现,无论是跌破哪一种价格指标,相关股票在后续的上涨过程中,几乎都能取得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

卖方谨慎继续观望

“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确实有很多股票可以开始建仓,但我们最担心的还是投资者情绪恐慌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陈嘉禾表示,2008A股自6000点上方跌落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在下跌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股票被低估的局面,卖方机构在推荐之后得不到投资者认同,一些低估品种之后仍被继续“错杀”。

这样的历史经验令不少卖方机构都学了乖,毕竟鼓励客户进行“左侧交易”将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陈嘉禾表示,目前大市值股票确实已经很便宜了,以工行为例,其股息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四点几,这对于大资金而言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银行、保险、券商、钢铁、采掘、交运、公用事业等有绝对估值优势的蓝筹板块可以进行增持,但当前情况下投资者信心不足,我们不建议高仓位投资者满仓买入;低仓位投资者可适当买入10%左右。”

“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我们卖方一推股价就上涨,但目前看起来好像有点难度。”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机构分析师孙建持同样观点。“担心市场还有一跌,尽管有好品种,我们暂不建议投资者全仓买入。一定要有一部分仓位的话,建议买入银行、保险股,这些股票估值偏低,具有安全边际,就算市场调整也会相对抗跌。”(上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