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全靠144只雀 打麻雀(麻将)可以败家,雕麻雀却可以养家。全港懂得手雕麻雀的师傅不足二十个,“协生麻雀”的何师傅年过80,早在50年代就在深水埗打天下,凭一手精巧雕功养家糊口。他说:“我当学徒时用雕刻刀雕麻雀,最快速度雕一只都要10分钟。 一套麻里有144只麻雀,我试过一天雕7套麻将牌!很辛苦,但那时候为了养家糊口,没办法。”自从麻将牌改用机械大量生产后,何师傅转营批发麻将,但仍然保留两部古董雕刻机,替人修补麻将牌赚点零钱,行业虽式微,但每日仍坚持准时开铺。 楼梯口的发条人生 钟表师傅吴国华,第一次见面,便以一连串英日法韩语的外星话作自我介绍,他信奉的人生哲学便是“人生没那么简单的”。这位笑着说自己“社会大学”还没毕业的钟表师傅,1960年就开始拜师学艺,由一座枱钟开始,花了一年时间一拆一嵌。5年后出中环打工,才发现天外有天。 修表需要耐心和细心,把吴师傅锻炼出超敏感的触觉。“有一天在楼梯口放了一套螺丝批,当天夜里发现有三个贼撬门,好在我早有准备,否则一夜之间被人偷光,打工都赚不回来啊!”从那以后他以楼梯铺为家,把自己小小的钟表铺经营得有声有色。 打遍天下无敌钮 水泡钮、五爪钮、牛仔工字钮、铜鸡眼、凸珠撞钉……钮扣款式再五花八门,都难不倒精华钮扣的老板关铁忠。关师傅入行50多年,见证了香港制衣业的兴衰,从前单接包布钮扣订单,已经忙个不停,现在要依靠批发钮扣才能维持生计。 回忆起过去,关师傅说,70年代制纽业最鼎盛的时候,店里有13位师傅一齐开工,门口停满了送货车,整间店铺都放满货,走廊水泄不通,就像小型山寨厂房一样。现在只剩下关师傅一家人还在坚持制作纽扣,反而乐得清闲。有人问道,买纽扣赚得了几分钱,够交房租店租的吗?关师傅也只是一笑置之。 垃圾一样有价 坏了的电风扇不一定会变成垃圾。风扇医院的波叔,拯救坏风扇之余,还将一些完全报废的风扇拆下零部件转让。有客人要买风扇计时器,波叔便从身后仿如垃圾山的零件箱中一阵乱翻,也能给翻出个崭新的。波叔不爱说话,但记得自己所有了不起的事迹。 “全香港人都知道我,大姐明、宝佩如都访问过我。”波叔年轻时拜师学做装修,一次意外割伤手臂,从此自学修理电器,现在夏天整风扇,冬天整电饭煲,日复一日也怡然自得。 伞骨玩具发明家 有百多年历史的遮铺新艺城,由广州起家,到邱生这一代主要卖伞修伞。邱生谈笑风生,一聊便是两个小时,话题由修理雨伞谈到书法艺术,“我帮好多街坊修理雨伞,好多都不收钱!我又好喜欢折纸、画画、砌模型,伞骨模型全部都是我自己发明的。” 抬头一看,小小的铺面里挂满他的手作,而且每一件都有故事听,其实他不但是一个发明家,更是一个民间少见的说故事人。 (环球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