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发布时间:2011-12-28

编者按

    “你和我人物采访栏目开设四年来,以往三年,客户版的所有记者都全情参与到了这个品牌栏目的建设中,而到了第四年,它终于迎来收获的一年。我们发现,有作者主动为我们投稿自己采写的人物稿件,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惊喜又是激励。一年多的磨合,我们和部分撰稿人之间建立起默契的关系,若仅借助于编辑部自身力量,我们采访所及实在有限,是他们拓宽了我们的视线,延伸了我们的栏目。今年10月,编辑部首次组织特约记者进行人物专访,虽仍有不足,但起点确是好的。2011年,撰稿人心语平台,编辑部邀请参与你和我栏目的特约记者共叙你们的所想、所知、所感。也许很多感受、很多心境,你无暇顾及梳理,又或开口直言难免尴尬。通过文字娓娓道来,或是忠于内心又让人印象深刻的表达。这一年,你们把自己的文笔和心意汇成文章,作为礼物送给建设银行。而这个版面,则是我们对所有撰稿人送出的新年礼物。

来日方长,来年再叙。

 

 

心灵共“舞”

吴道勇

    人物采写记者,每一次作业都是一次进入他人心灵深处的旅行,常常在两个灵魂的碰撞发出璀璨的火花。作为曾经的军事新闻门里人,我对写个人典型有偏好,进入建行后,一开笔也是写个人,但很快发现,所处环境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被打破了,而荣誉共享的铁锅还正厚,似闻异味,赶快封闭巷道,这一封,就是整整15年。其间,每年写稿论斤,而每每触笔到人物,仅作粗线条写生,绝不稍显功笔,更积淀起了与被采访对象心灵共舞的期待。2011年重启坑道,再迈舞步,在采写典型的过程中还原一个我。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浙江武义支行行长童建荣,题材是记者访谈录。我与他相熟,且有三年之约。他上任之初发豪言,要三年打造一个区域强行,约定我届时必至。或许是他个人的期待比我还甚,赶到武义支行时,他连题都定好了:这样吧,咱俩哥们谁是谁呀,也不客套了,就是我三年前的那句话,有梦方是真豪杰,让他们看看,我老童这梦是怎么圆的!这次采访倒了个,被采访对象成了领舞者,我们就是跟步,他说一会就停下来发问:记下了么?等你们记完了我再说。采访的顺利同时又伴随着困惑,他向我们敞开心灵就象一个高大的溶岩洞厅,过份通透,记录完了,稍事整理,文章可成。但没有经历过CT般的窥视,太有个性反而缺少个性,形象太丰满又欠缺点睛之笔。他提议去爬牛头山,我欣然同意,并不是冲着这江南九寨沟的盛名,而是想对人物有进一步的发现。 一路上谈儿时,谈现时,谈工作,谈家庭,一派漫不经心。后来我发现,他见不得前头有人,一旦发现,马上就紧步超越到更前头去。攀山顶,一身大汗,我问他为何如此,他大为不解:如果光是跟在别人后头走,还爬个什么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是我要的人物个性,顿时受到感染,直觉得热流在周身运行,伸出拳头砸向岩边的大树。啊,看不出你个秀才还身手了得?我不假思索地回应到:我在军营高强度训练过6年,是真正的许三多,你们看到的许三多,只不过是演员王宝强。此时,我们两个要强的人互为镜子,对视片刻,共同发出放纵的笑声。事后,这篇访谈发表在《建设银行报》2011427客户版上,因受篇幅限制,部分事例罗列有些像写工作总结式的生砌硬垒,最后记者的话写爬山感想,略显增色。

    后来又相继作了兰溪支行行长施建华访谈,浦江支行公司客户部副经理吴雄刚访谈。施建华性格内敛,采用了激将法采访,使一个想顺着竿子往上爬又不知该怎么爬的采访对象在急切排解委屈的过程中变得滔滔不绝,采访就这样一气呵成。采访吴雄刚,就是抓住他比较牛气的特点,用自己曾经拥有的冲动与傲骨主动进行对碰,天南海北大侃一通,使一个对当典型不屑一顾的人亢奋起来,与自己共同步入了访谈的舞池。施建华访谈的题目让心灵穿上跑鞋是在他心路历程中发现的,吴雄刚的访谈题目让上帝成为粉丝就是在相互炫牛气中由他嘴里不经意说出来的。这两篇访谈分别刊载在《建设银行报》629817客户版上,虽然都谈不上上乘之作,作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被采访对象作心灵共舞的感觉,就象是畅饮美酒,晕,并快乐着。

 

 

采访,一个与智者交流的过程

李莉

    《你和我》栏目的采访对象,多为行内外的典型和特色人物,但稿件的定位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典型材料,它要求通过对人物特性的准确把握,来还原人物本身,揭示成功背后的故事。因而,采访的重心应放在上,而不是事迹上,是原因,事迹是结果,采访是一个溯本求源的过程。而实际采访中,受访者往往更乐意展示自己的工作业绩,不愿过多地透露自己的个性信息,而恰恰是这些个性信息最能体现出人物的特性。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采访者就要巧妙地控制采访局面,牢牢掌握话语权,引导受访者吐露心声,而不是任其发挥

    作为特约记者,我共完成了四个人物的采访任务,这里面既有二级分行的行长、网点经理,也有普通的一线员工,这组人物恰好构成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基层机构员工群像。可以说,读者和我一样,最想知道的就是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怎样的经历?他做了哪些事?只要这几方面搞清楚了,基本就成功了。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汤爱华是我最近的一个采访对象,她很低调,反复强调的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几乎不涉及自己。我明白她的心理,她也很清楚我要采访什么。每当她跑题时,我都要准确无误地把她回来,而她旋即又离开。正是在这一次次较量中,逐步摸到了她一根筋的性格。杨国珍是上饶分行一名个人业务顾问,对她的采访是在路上。小杨很谦逊,几乎连自己的工作都很少提及,采访一度陷入困境,直到和她谈起家人,她才打开了话匣子。为了供哥哥上学,她放弃了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为了照顾父母,她放弃了心爱的教师职业,这让我从心里涌出一股怜惜之情。正是这种八零后身上少有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才成就了这个江西省分行的营销状元。《一个有代沟的八零后》的题目当时就蹦了出来。还有鹰潭分行的李蓉芬,作为网点经理,她走到哪,哪个网点业绩就上来,但不管问她什么,她都一脸憨笑:不晓得怎么就上来了!直到谈及她的职业理想,才捕捉到了一个把网点当做生意经营的基层网点负责人形象。孙海涛是鹰潭分行行长,是我和建行报记者一起采访的,这是所有采访者中难度最大的一个。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从业经历的二级分行管理者,他有着成熟的媒体应对技巧,防守严密,说的说,不该说的滴水不漏。在建行报记者的循循善诱下,一个如同红土之王纳达尔一样富有战斗精神、力挽狂澜带领鹰潭分行走出困境的战士形象,才一点点显现出来。

    这些人物是我带着探究的眼光去采访的,既是给读者一个交代,也是解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作为一个基层行的员工,其实最关心的就是一个出色的二级分行行长、一个优秀的基层员工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交代清楚了,也不知道读者是否满意,但我非常庆幸有这样的机会和这些智者交流,在一瞬间,捕捉他们内心的火花。当在建行报头版头条看到鹰潭分行的《小行大道》、当在总行突出贡献员工名单中看到汤老师、当收到杨国珍转制的短信时,忍不住为他们欢喜。

    采访,是一个与智者心灵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

 

 

“读”人

喻石明

    接到《建行报》客户版撰稿人心语约稿,我知道,又一场搜肠刮肚开始了……

    我是去年11月接到采访一位基层客户经理任务的。这次采访,对我而言毫不轻松。其一,被访者岗位普通,事迹平凡,那么,什么样的稿件才能让读者不厌烦?其二,被访者和我是一个单位,人熟得几乎天天见面,比较难写。好在有报社老师的真诚鼓励加悉心指导,我的这篇《从士兵到客户经理》才能在今年初完稿刊出。

    采访前,我思考过有关被访者的几个关键词:80后、一线员工、个人经历。在看了一些客户版人物栏目后,我发觉写80后、一线普通员工的并不算多。我写这位80后客户经理,一是可以反映部分一线员工的面貌,二是可以以他为代表,写一个应当受关注的群体的特点,供上级开展员工关爱活动参考。这样宏伟的想法,坚定了我写好稿件的信念。

    上门采访是我和《建行报》记者一起去的。因为被访者是客户经理,我们就自当是客户登门,大家一边泡着功夫茶,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过程很顺畅,甚至可以说轻松,不知不觉中我的采访笔记有了满满几张。当时的想法是,不管他说的是什么,先尽可能地记下来,回去以后再来筛选、鉴宝

    可真等到要动笔了,我还是觉得有相当大的难度,花了几天时间反复思考稿件的写法。思考过后,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有一条线索,让整篇能拎得起来。个人转型应该是个很好的着眼点,他之前当过兵,现在是客户经理,那么士兵客户经理有可比性吗?有内在的共同吗?二是要有好故事,能抓人,通过一两个好故事把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这样一步一步地抠线索,一项一项地选内容,慢慢我找到了写作的感觉。

    被访者、我和大多数读者都在建行工作,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感受,或者不同的经历相似的感受,都能把被访者、读者和我自己放在一起,大家一同感受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寻找人物的异同点应该成为这篇习作的亮点。再深展下去,假如我们在阅读一篇人物小记时,如果既能看到自己没有的经历,又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么阅读时应该有产生某种共鸣乃至思考的快感。

    写作时,文字也挺让我感到纠结。因为长期从事办公文秘工作,日常写的大都是总结性、汇报类材料,形成了一种写作惯性,见物不见人,头脑比较僵化。好在本篇写的是比较熟知的人和事,在写作时我运用了白描写法,小心避开总结报告式的套路和程式化——很多地方采用人物对白,每一个句子都力求与人物直接相关,同时多用短句,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稿件最后总算得到了客户版的认可。写完后,我感到终于能轻松了,想写的、要写的我写成了。

    写作始终是件困难的事。如果要说这篇人物写作有什么值得借鉴、参考的地方,我觉得不打无准备之战算是其一吧。走近一个人,要了解他的喜好、成长经历,他所涉及的业务领域等等,在动笔之前都应该仔细地揣摩一番。第二,我觉得一个基层的写作者还应该有一份责任感,那就是带着我是其中一员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感情,真实地反映人物、反映情况,让大家看后总能琢磨出点什么来,不断想办法改进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方面,我从客户版的许多人物作品中也读到过。毕竟,大家都是建行人。

 

 

孙林洁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我固执地辜负了同伴领略大上海风情的邀约,窝在酒店里写这次的采访稿,我说我是笨鸟先飞,却被冠上了敬业的称号。

    真的,是笨鸟先飞。我怕我一拖延,就会忘记那些闪亮的句子,那些光彩的桥段,它们已在我的脑海中盘桓数日,堆涌至胸口,急切地想落于纸上,不吐不快。

    “在平凡中坚持和创造的基层员工是这次采访活动的主题,作为一个同样来自基层的作者,我为这样的主题喝彩。记得我曾经采访过的一名基层员工说过:如果不能当山顶上的青松,那我们就做好山脚下的小草,一样都是美好的,快乐的!这话至今想起,仍让我感动,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基层员工!虽然岗位平凡,却胸怀远大,追求至美。

    基于此,在列出采访提纲后,我霸道地要求编辑部不要让提纲与被采访人见面。我想,没有准备的聊天更能展示一个真实的受访者,不要担心无话可说,只要和他们说起工作,个个都会变得神采飞扬。我的采访对象——上海分行95533客服中心的胡艳,也是这样。虽然她平时做的就是与人交流的工作,沟通起来极为顺畅,但仔细观察,你还是会发现,在聊起工作时,她整个人的状态要比谈小心情、小爱好时更,语言更有条理,眼神更坚定。

    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每次采访都会被感动,虽然我特别希望自己能以一个职业记者的笔法完成采访稿,但每次仍会或多或少加上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语句。当听到每天最长13个小时的座席值守,吃饭和上厕所都争分夺秒,当听到父母百般呵护的公主被电话那端的客户骂到掉眼泪,我会心疼,我会含泪,我不吝啬用更多的溢美之词。虽然常会因此超过了规定篇幅,但我会保存下那份未能发表的完整版手稿,它们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次采访记录,更多的,是不断成长的动能。

    是的,每一次采访,都会让我成长。就像这次,当我置身于上海分行95533客服中心,听到耳畔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专业温和的答疑解惑声,看到每天超过15000通的接通率、中心走廊精神墙上有质量地工作,而不是匆忙草率地工作多做实践者,少做评论家的口号时,我庆幸自己放弃了接到采访任务之初那个浪漫的设想——希望拨通95533的电话,与胡艳有一次邂逅,亲身体验一下这位服务明星的魅力。那时的我知道了,其实我不必在意接电话的是谁,胡艳就是她们,她们就是胡艳。她们的付出与努力,我感受到了,我也希望借由我的笔,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正面的、积极的能量。

    作为采访者,我收获丰盈。我能交与受访者的,仅仅是一篇文章,而他们所给予我的,是长久的鼓舞与力量。每每翻看采访手稿,我都在汲取成长的养分,那平凡中的坚守,求索中的执著,逆境中的乐观,无不增添我向上的勇气,让我前行的方向更加明晰。

    我感谢他们,也祝福他们!

 

 

费尽心思招人“烦”

应克

    曾经败给一个一问三不知的被访人。

    几年后的某日,看到一个小妹绘声绘色地出炉了一篇关于他的报道。顿时对小妹另眼相看,也有点疑惑或许此人脾性已改?于是咨询小妹,小妹苦水一大堆:哪里啊,他什么都不讲,都不理我,好像挺烦我的,这些话都是我编的,案例也是我编,我给他看了,他没意见,就通过了。当时,我的瀑布汗就下来了。所以,到上海黄浦支行采访,遇到健谈且配合的客户经理董頲时,双方畅谈甚欢,我就很庆幸。但很快,我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始于董頲一直无法理解我所需要的。他习惯性地向我重复着现有材料上那些总结性的结果,并耐心地向我解释着生涩的业务名词。而我需要的却是获得这个结果的细节和生动的过程。于是,双方总也交汇不到一个点上。

    “你回家,跟家人是怎么说日常工作上遇到的事情?把我当成家人一样,随意地聊聊。

    “我回家不谈工作。

    “请你跟我聊一下,营销过程中接触的人与事?哪些是特别让你记忆犹新的呢?

    “领导重视、同事配合。

    每到此时,我就要抓狂。相信很多同行,都会遇到同样抓狂的事。他们的实在话、套话与官话让人崩溃。

    有过采访经历的人都知道,采访最大的致命伤,就是:材料很丰富,故事全都无。这就好比你听了一场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后,静下心来却发现,找不到让自己血脉贲张的实在理由——一切就变得很不可信。这就是一些被访人的通病,他们可以做出很好、很出色的业绩,但却不知道该怎么把取得成绩的过程与大家分享。

    于是,我将方向转到他身边的同事与领导:跟我谈谈某某这个人吧。

    “人缘极佳,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能举几个实例说明一下吗?

    “这就是最真实的。

    从事记者这一行当也有年头了,采访中遇到的类似这般的对话,可谓比比皆是。我想听的是故事,可对方给我做的是总结性报告——每当此时,我都在心中默念:我千里迢迢过来,不是听现成材料上的报告的。虽然如此,还是笑容可掬,想方设法往自己需要的方向引导。当时我焦迫的心情,实在可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形容之。

    关于董頲后期挖掘故事的补充采访,是一个艰难也很有趣的过程。我与董頲电话连线,由于他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挂掉,害我总是在那儿有着强烈的挫败感:他肯定烦死我了。为了不让董頲觉得我这个人太烦,我设置模拟故事场景,让他照样画瓢,给我提供真实案例。经过多次沟通后,我终于获得了想要的故事案例,当文章中的人物因之而活时,颇为感慨:“‘有效沟通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做记者就是要经常这样刨根问底,我们也一样,有时觉得自己挺烦的,但是回过头来看文章,会发现当初招人烦是对的。一篇立体的文章不仅让记者本身有成就感,也让被访人感觉,你好像重新梳理了他自己一样。”——回想小雅的这句话,实属我这两年客户版撰稿人生涯的一个深切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