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发布时间:2016-04-27

 金研

    对于单一社会个体而言,之所以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是因为会直接影响其生活福利。例如,物价水平直接影响实际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购买力上升);就业水平直接影响收入增长预期(就业形势好,收入预期就乐观;就业形势差,收入预期就悲观)。通常在综合实际购买力变化和收入预期等因素之后,个体会对自身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做出调整,宏观经济运行就是这些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综合反映。相应宏观调控则是依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及趋势预判),围绕预期经济目标(例如,经济增速、民生福利等等),通过各类调控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调控的方式则包括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调控和自动稳定的制度设计,以及对既有调控的修正等等。

    但是经济运行的复杂之处,在于宏观经济并不完全是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因为微观个体行为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其他个体行为的变化作为外部信息,还会影响其行为,这样的机制运行结果,反映到宏观经济运行中,就形成各类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相关等各类关系,并且通过正负反馈机制反作用经济运行之中。相应个体逐渐依靠经济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和反馈机制,做出自认为理性的趋势判断,以满足各类经济诉求。

    因此,无论是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还是宏观层的政策形成而言,对于经济指标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就显得有意义。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物价和就业之间的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关此问题的讨论最著名的当属菲利浦斯曲线,即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取舍关系,也就是说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上升期内,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而在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例如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但由于菲利浦斯曲线是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经验统计资料,归纳出来的一条经验规律,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理论,所以对它的有效性有很多质疑,例如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就反对用通货膨胀换取就业增加的方法。

    因此在运用这条经验规律对照分析中国的情况时,首先就要观察在历史数据中,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

    1996年算起至今整整20年了,时间跨度已经基本支持经济周期的范畴来观察经济运行。若简单地以经济增速的升降为周期判断依据的话,期间经济大致经历一个半周期:

    第一个周期情况是: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从19969.9%,下行至1999年的7.6%(降幅超过两个百分点),随后逐渐回升,2007年达到14.2%的峰值;之后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再次进入下行周期(即第二周期开始),期间只是在四万亿的刺激下,经济增速暂时于2010年回升至10%以上,但并没有逆转经济下行的趋势,2015年经济增速已经降至6.9%(降幅为四个百分点),即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下行期内。

    同时由于公布的失业率数据质量的问题,所以笔者变通的采用观察就业和物价的关系,相应如果就业与通胀的呈现同向关系,那么逻辑上讲失业和通胀的反向关系就成立,即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存在的。笔者采用城镇年净增就业人数和GDP平减指数,分别代表就业和物价的情况。

    首先,在选取的时间跨度中,第一个周期的下行期内(1996-1999年),GDP平减指数由7.2%降至-1.4%,降幅高达8.5%,同期城镇年净增就业人数也由882万降至796万(2000年进一步降至739万)。

    其次,在本次危机中(第二个周期的下行期内),虽然在四万亿刺激之下,经济增速出现了短暂反弹,但是2011年刺激政策推出之后,GDP平减指数由2011年的8.9%降至-0.5%,降幅高达9.4%,同期城镇年净增就业人数也由1227万降至1100万(2014年曾降至1070万)。

1999年至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朱镕基任总理期间)有关宏观调控的措辞,归纳五年间一直保持并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扩大内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并重)、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另外当时还有三件大事:平衡西部大开发、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监管改革。因此,就数据曲线而言,同时在经济下行期,同时碰到了经济危机,菲利普斯曲线确实在中国存在,那么自然而然,上一次是如何摆脱曲线的,对于当前就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