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赏玩

发布时间:2016-12-21

 

 

 

 

19951997在澳门考古测量时发现的上釉瓷片及十四至十七世纪陶瓷

 

粉彩描金【巴利斯审判】折沿盘

 

粉彩描金茶壶

 

广彩描金汤碗

 

青花山水纹腰形坐浴盘

青花航海圆盘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澳门是一个人口密度很高的国际自由港。1887年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1999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经过400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7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在明代是中国陶瓷外销的重要中转港。明初至中叶,朝廷实施“海禁”政策,中止民间对外贸易。欧洲的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率先到达中国沿海,利用台山上川岛和澳门转运大量瓷器,从事以陶瓷为主的商品贸易,获利丰厚。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即开始以澳门为中转基地,利用明政府准许广东市舶司开放对外贸易的政策,开展对广东的贸易。从万历六年(1578)开始,葡萄牙获得广东地方政府批准,于每年春夏两季到广州海珠岛参加为期数周的定期市场贸易,直接在广州购买生丝、丝织品、瓷器等商品运往澳门,再转运至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各地出售。

 

 

瓷·澳门

外销瓷

自中世纪起,西方人就开始认识和欣赏中国瓷器。然而,只是到了葡萄牙人开通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并到达南中国海之后,中国的瓷器才经澳门大量出口。

早在十六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瓷器工匠和商人已经开始适应和满足西方人对于瓷器纹饰和器形的特殊要求,专供销往西方的“外销瓷”应运而生,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大量销往欧洲诸国。外销瓷中除了有广受青睐的青花瓷外,还有绿彩、粉彩和广彩等采用新的烧造工艺和纹饰风格的瓷器种类。

澳门发现的克拉克瓷

“克拉克”一词源于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人对葡萄牙航海大帆船的称呼,由这些大帆船运载到欧洲的大批中国青花瓷器因此被称为“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烧制年代主要在明末万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窑址有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平和等处。

十六世纪东西方海上航路开通,双方从此开始直接、持续和大规模的贸易交往。克拉克瓷是中西贸易中最早出现的成批量的外销瓷种类。克拉克瓷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纹饰一度风靡欧洲,是中国与欧洲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有力佐证,是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物质载体。

在澳门龙嵩街圣奥斯定修院旧址等多个地点出土的克拉克瓷碎片,证明澳门是东西方早期瓷器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克拉克瓷的器形多为盘、碗、杯、瓶、军持等,其中以盘最具代表性。克拉克瓷的纹饰较为繁复,多布满器物表面。以盘为例,纹饰一般由盘底圆心和盘壁两部分组成。盘底圆心多绘山水亭台、草木花卉、禽鸟瑞兽等。

釉里红:此瓶造型典雅,釉面莹润,釉里红呈色不完全,红中泛褐并略有晕散,所绘牡丹纹洒脱自然,是明代洪武朝官窑典型作品。

■ 图文/静静

 

 

买下后再求鉴定,只能听到空话

■ 梁志伟/

凡一件器物已经买下之后,再找古玩专家鉴定,一般已很难听到完整的真话。

其一、如是认识的很熟的藏友,购买前没讨教古玩专家说明求鉴定者不尊重古玩专家,人家心里本身已不快,说真言假已无济于事。原因是掏钱买下。如见开门见山的真品说真无妨,如见一眼货的赝品说假亦可。烦就烦在半真半假的器物,或以假乱真的高仿品,古玩专家鉴定此类器物大多敷衍了事,含糊其辞。终究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收藏器物买的是兴趣,买的是开心。一言道破真伪,说人家花大钱买下的是赝品,谁都不开心。此时古玩专家“善良的欺骗”属于一种古玩鉴定社交应对策略。

反之,比如当着一桌子社交名流的面,说你花几千、几万、几十万元买下、拍下的器物是伪品,人家面子无处搁也。

其二、如是不认识的藏友,古玩专家与求鉴定者没有直接关系,没有利益关系。买对也罢,买错也罢,想说就说,不想说则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人家没有义务为你负责鉴定,所以听不到真话。

凡一件器物还没有买下,就找古玩专家鉴定,一般才能听到完整的真话。

其一,如是认识的很熟的藏友,购买前就请教古玩专家,说明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古玩专家见真说真,见假说假,如半真半假,会劝你不要买下,反之出大血,花冤枉钱,多窝囊。

当然,你既然尊他人为师,已请教他人鉴定,道理上你就应该听信你熟悉的古玩专家的鉴定意见。在古玩鉴定活动中,烦就烦那些自认为是者,性格固执者,眼力不高不低者。明明很熟悉的古玩专家已奉劝其别买下有争议的藏品,其心存侥幸。又找并非知根知底的较陌生的古玩专家再做鉴定,结果有可能他人认为是真的,其就买下了。从此,那位原先很熟悉的古玩专家,就肯定远离你,疏远你,躲避你。以后你就别想再听到那位原来很熟的古玩专家的鉴定真话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信那位古玩专家,那位古玩专家还有什么必要同你说鉴定真话、忽悠你几句,平衡了心理的落差,这不属于古玩专家鉴定的素养问题,而是属于你不懂古玩鉴定规矩。

其二,如是不认识的藏友,购买前就请教古玩专家,出于古玩专家的良知,一般古玩专家都会如实相告器物真伪,当然对半真半假的器物,会有所保留鉴定意见。终究互相不熟悉,没必要过分热情,详细分析。有时古玩专家过于热情,反倒会引发求鉴定者猜疑。不热不冷地接待鉴定最合适。

总之,凡买下器物再求鉴定,只能听到空话;凡还没买下器物就求鉴定,听到的可能是实话。是真实的慌言,还是虚假的实言,那要凭人生经验来辨别了,那又属于社会学范畴了。最后再劝告一句:凡收藏人花几百花几千元,买错藏品,无法避免。因为所有的实战派古玩专家自己都是历经走眼吃药,买错器物等过程,在血淋淋的收藏道路上一路走来的。假如见到几万元、几十万元以上的藏品,千万多请古玩专家会诊,千万多向文博专家求教,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流谁都可惜。

 

 

 

19795

 

19802

 

19565

 

“硬分币”步入收藏殿堂

■ 文/田林

货币中的硬币因经久耐用,而成为各国银行发行的主要货币品种,十九世纪以金属为材质的硬币是不少国家主流货币。为适合社会的流通需求,硬币存在着不同的面值。二十世纪,随着人们对大额货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纸币成了流通的主角,而硬币则无奈屈居辅币地位,但其流通量却仍不小。

我国同样不例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也发行了不少硬币,其中流通最广泛的是硬分币,目前仍在大量使用的是1元和5角硬币。近年来由于第三版人民币收藏热潮的兴起,以及良好的升值效应,已有许多集藏爱好者在收藏硬分币,因为硬分币的市场地位绝不亚于第三版人民币,其收藏前景自然也不会逊色。

硬分币“家族”兴旺

我国的流通硬分币于1957121日正式发行,面额分别为1分、2分、5分,材料初期为铝铜合金,因存在较严重氧化现象,加之国内铜资源紧俏,后从1956年号的5分面值硬分币开始,改为铝镁合金。它是与第二套人民币纸钞配套发行的流通辅币,与同时发行的纸分币等值使用,由于硬分币的大量使用,也导致了纸分币逐渐销声匿迹,尽管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印刷无流水号的纸分币,但这是为解决当时硬分币流通紧张的权宜之计,就市场的流通量看,硬分币依然是我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主要流通辅币。

硬分币设计于1953年,1955年开始铸造生产,但直到1957111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发行金属分币的命令》后,中国人民银行才于当年121日起投放市场流通。这套硬分币由上海造币厂和沈阳造币厂铸造,1分面值直径1.8厘米,2分面值2.1厘米,5分面值直径2.4厘米,硬分币正面图案为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及国徽,背面为麦穗图案、币值及铸造年份。

虽然硬分币的面值仅3种,但由于材质与铸造年份不同,所以家族仍然庞大。迄今为止,这3种面值的硬分币共发行了100种。其中1分面值的硬分币39枚,年号分别为195519591961196319641971198719912000200520082分面值34枚,年号分别为1956195919601964197420005分面值的27枚 年号分别为195519571974197619792000

在这100种硬分币中,投放市场公开流通的年号有69种,另有31种年号则以装帧册形式溢价发售,未投入流通领域。它们分别是19791981年期间发行的装帧册,其中5分面值均未流通,1981年的1分面值和1980年的2分面值也未流通,而1992年发行的硬分币装帧册内,除了5分面值有大量流通外,1分面值和2分面值均未见流通。此外,19932000年期间发行的8本装帧册内所有硬币也未流通。

硬分币中觅精品

鉴于上述100种年号的硬分币并非全部为流通品种,因此那些未流通的装帧品种就变得炙手可热。何况,这些装帧品发售价本来就高,市场价格高人一筹也就顺理成章。而硬分币的精品大多数就出在这些品种上,还有一部分为早期品种。

“天王”级珍品

硬分币的天王级品种在上个世纪末就尘埃落定,它们分别是1981年的1分面值、1980年的2分面值和19791981年的5分面值硬币,是整个板块中的瓶颈,被收藏者称为“五大天王”。

稀缺级精品

处于第二梯队的硬分币有4种,分别是年号为1992年的1分和2分面值、1955年与19571分面值,其中前者的稀缺原因为未流通,而后者却是由于长期流通后大量损毁形成的市场匮乏,被市场誉为“四小龙”。

量少级精品

这个级别的主力军是19932000年期间国家发行的装帧册,且其中还细分为普制与精致两种,其中精制的发行量仅2万套,有收藏证书,普制的发行量估计在28万套左右,没有收藏证书。此外,上个世纪50年代发行的大多数硬分币均可纳入此行列。

有潜力级别

这个板块主要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发行的硬分币,其主要品种如下,195619571974年号的5分面值硬分币,19601964以及1974年号的2分面值硬分币,1961196319641971197419761979年号的1分面值硬分币。这些年号的硬分币流通量极少,但藏市中依然能够看到一些。

硬分币赝品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五大天王”中,购买时应谨慎小心。需要提醒藏家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所以目前的硬分币交易是被禁止的,但却可以集藏。另外,该条例中的第二十六条规定,“装帧流通人民币和经营流通人民币,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所以通过银行下属部门(主要是“康银阁”)装帧的硬分币交易,属于合法范畴,投资者可依法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