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情怀万里 存乎一心 大学之道 朗然映人

----——在建行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6-03

 

 

■ 田国立

 

 

同志们:

我们建行大学一年多来的尝试到现在收获很大,应该说没辜负党委的期望。现在很多人包括政府领导、企业家都主动与我聊起建行大学,说你们大学办得真不错。

一、情怀与责任

做教育的人没情怀是不行的,又因教育是传播理念的,建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秉承正确的方向理念尤为重要,这理念中便包含着责任意识。小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做好,要对社会负责任,大机构更要主动替社会想问题、替国家想问题、替客户想问题。建设银行在这方面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承继社会责任基因的建行大学也需要带着为社会、为国家、为建行培养更多人才的使命感,在办教育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于金融人、于大学人而言更是不可动摇的价值追求。建行大学作为建设银行设立的企业大学,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中,始终扎根人民所需、社会所需。大型金融机构一定要集聚向善的力量,如果金融不以人民为中心,业务前景便无从谈起,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来设计产品才能真正满足市场需要。最早存款业务就是这样的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有了新的需求,我们的业务就得随之创新,围绕百姓需求不断升级。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现在已经变成大家普遍的共识,西方也在转变也同样重视义利兼顾,提倡商业向善。

其实办教育是最难的,除自身必须具备较强教学能力外,还得有一批压得住阵的人,得舍得让一批精英来到大学,大学不必非得有大楼,但必须得有大师,有了大师以后大家自然就产生灵感,自然会把课程设计得更合理、更贴切、更直接,也更接近一线同志们的需求。在座的各位可以说是“大学元老”了,一年多来,我们从总行最主要最前沿的岗位上抽调很多第一线的精英来到大学,就是希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你们,能将大学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

做教育、到大学教书,也是我自己的梦想,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梦想,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一所自己的大学,而且每周我都会收到更生同志的微信,内容也多是有关教育的。刚才有同志谈到,来大学是延续了自己二十余年的“教育梦”,其实咱们年轻的时候都有情怀、激情,经过几十年磨砺之后,可能当时的激情和梦想就会归于平淡。但人总得靠情怀做点事,现在我们在大学做教育,在这里就该放下一些世俗评价,唤醒这份情怀,为建设银行开拓事业,为国家探索一个职业教育的新路径。

二、道与术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大机构之间最后比拼的不是一两项业务,而是其所秉持的价值观,所遵循的“道”。中国自古便在道和术的问题上有很深的研究,所谓“行大道”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最大的“道”。当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后,技术上也就是“术”层面的问题,即使差些都还可以再锻造、补救,只要肯下功夫就好。干银行不能光想着自己赚钱,还要想到客户利益,就像我们的住房租赁、普惠金融战略都是基于首先服务社会,没有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之上的产品都不可能有大前景。

大学各研修院可定期聚一聚,大家一起聊一聊思想层面的问题,沉下心来思考解决发展方向的“道”。做金融尤其要沉得住气,不能急,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难以有好的产品立足于世。我行之所以当年提出“要买房到建行”可以立足30年,都有赖于在现实和社会发展趋势研判基础上设计而来的一个大方向的引导。而“要租房到建行”同样还会再立足20年,这也同样是基于战略上的考量。于大学而言,今后课程设置上,要多增加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来设计产品,才不会背道而驰,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在日常工作中,大学也要形成一种彼此启发、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文化气候,并将这样的氛围传递到全行,从而将建行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一个有灵气的、不断创新的地方。我们把这个美好希望寄托在建行大学身上,现在看来已是渐入佳境,未来在这方面还要再有所创造。

大家在大学的语境里更应多进行深入思考,大学本来就是知识精英聚集的地方,特别是来大学的业务部门总经理们,大家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职业经历和体验,也都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和功底,不要局限在业务层面上,应站在更高的格局上多思考前沿问题。比如疫情期间,就把建行金融科技战略、建行大学线上教育都推向了新的探索高度。疫情之后,最明显的社会变化就是线上业务忙起来了,这也给人类未来生活方式、办公趋势带来了新的指引。大家虽然只是网上见面,但是工作依旧推进,有些工作效率还显得更高了,比如公文流转比纸质版时要节约一半时间。另一方面,疫情也让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有了更为切身的反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擘画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朴素的自然观,是对天人合一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

三、案例与实践

几位同志都在推荐近期的《数字建行大学》系列在线课程,以后可以有意识地将大学的热门经典课程整理成集,作为建行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大家都是从业务一线来到大学的,还是要保持一种鲜活劲儿和国际视野,课程设计上要注重来自于实践且高于实践。作为企业大学,我们受培训的人员都是带着问题来的,课程设置要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同时,大学要多吸取一些国际上优秀的教学经验,通过还原真实案例,让学员扮演其中的决策角色,深刻体会市场的瞬息万变和决策的重要及艰难,并举一反三学会避免危机、解决危机和危机后的处理应对。

新金融需要对经济、文化、哲学、地缘政治、国际关系都有所涉猎,宽广的知识面会帮助建立正确的方向感,由此再设计产品才可能有价值。

四、融合与推动

大学即企业,企业即大学。建行大学应与业务条线形成合力,有效支持全行业务发展,在融合中发挥大学的作用。建行大学与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研究不同,我们不是单纯地坐而论道,还得起到帮助行内推动部门改进工作的作用。在座各位很多曾经也都是实打实的部门经理、行长,现在难得超脱出来又开始在大学进行更上一层的研究,要从学术的角度、专业的角度对部门发展提出建议,并负责督促改进。我们不止认识世界,还得改变世界,做教育的人没情怀是不行的。

在融合过程中,大学应多发挥其自身的指导性作用,形成权威,重要的研究成果要到行里做报告,在工作会上讲给大家听,推动实践,真正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大学应创造出一个自己的文化:研究型的、减少行政化的,有感而发、流露真情的,充满读书学习、研究讨论氛围的文化。就好像这次座谈会一样,超脱出一些形式化、模式化的禁锢,大家可以较为放松地从学术上进行深入而开放的探讨,围绕一些话题,如新金融理念、数字化未来、金融趋势、重大事件案例等,包括对国家最新的金融政策、中央最新精神的解读等。未来我也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大学的教育事业中来,经常与大家互动座谈,共同营造一个实事求是、简单直接、学术研究的大学氛围。

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