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人民日报》:加快新转型 实现新飞跃

发布时间:2014-09-25

到今年101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建设银行不论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阶段,始终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引领全行不断跨越,成为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

2014年上半年,建设银行资产规模达16.4万亿元,净利润突破1300亿元,资本充足率13.89%,规模、质量、效益位居国内外同业前列。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位;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2000强上市企业排行榜中,销售额、利润、资产和市值等四项指标的综合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位;在财政部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中居首位。

服务基本建设,确立国家专业银行战略定位

建设银行从1954年成立之日起,就肩负了参与和服务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任,始终与国家建设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资金“守计划、把口子”。在1954年至1978年的25年间共经办各类基本建设投资5628亿元,帮助建成大中型建设项目4000多个,为国家工业体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工商企业逐步活跃并发展,各类融资需求不断增长。建设银行抓住历史机遇,以“拨改贷”为标志,从财政体系分离,成为国家专业银行,明确了依托财政职能、拓展银行职能的发展思路。

1979年至1993年的15年,是建设银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抓住机遇、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全面拓展、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15年。建设银行各项业务迅猛发展,截至1993年末,所经办的拨贷款余额达6151亿元,存款余额达4043亿元,经营利润9.97亿元,初步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化经营机制,奠定了国家专业银行的重要战略地位。

立足改革开放,形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我国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199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大幕。建设银行准确把握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加快向商业银行转轨同自身传统优势基础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从1994年至2001年,建设银行先后出台三个体现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思想、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的重要规划。

1994年《建设银行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在继续保持中长期信用为主要特色的同时,向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手段先进的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国有商业银行方向发展。1996年《中国建设银行“九五”工作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纲要》提出,20世纪末要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的内部体制,基本实现业务发展方式的集约化转变,资产总额翻一番、利润翻两番的奋斗目标。2001年《中国建设银行“十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四大支柱”“四重”业务战略以及大中城市优先发展的区域战略。将信贷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房地产金融业务列为“四大支柱”业务,将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客户列为“四重”业务。

在这些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经过全行员工的共同努力,建设银行迎来了21世纪的大发展。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建设银行资产规模、业务领域都有了较大扩展,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但同时,旧有体制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历史积留下来的坏账包袱越背越重,甚至被国外称为已经“技术上破产”。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先进银行业的强力竞争,唯有深入改革而别无他途。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目标,建设银行成为先行试点行,先后通过国家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举措,改善了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

20051027日,对于建设银行乃至中国金融业,是一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建设银行在四大行中率先在香港挂牌上市,创造了当时多项IPO纪录,两年后又登陆上海交易所。通过股改上市,建设银行进一步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诚实、公正、稳健、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资本实力、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制、风险内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有了质的飞跃,一举迈进全球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

顺应经济转型,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综合性银行集团

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圆满成功,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历史画卷中的一个绚烂篇章,然而股改上市并不是终极目的,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的建行人将历史成绩作为不断激励自己迈向更远大目标的“推进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建设银行针对新形势、新挑战,在2008年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最前列,成为世界一流银行”的战略愿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立足形势新变化,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年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20112015年发展规划》,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提升客户体验为重点,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风险控制力和价值创造力,实现发展模式、客户服务、营销模式、服务渠道、业务流程五个转变。

2011年以来,建设银行新一届党委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和制度措施,做大做强“三大一高”业务(大行业、大系统、大城市和高端客户),加速推进网点“三综合”建设(综合性网点、综合柜员制、综合营销队伍),积极推动改革和转型发展,促进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一是2013年末全行资产、利润、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多项指标在国内外银行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二是综合经营能力不断提高。综合性金融牌照领先同业,市场互为依托、业务互为补充、效益来源多样、风险分散可控的综合经营架构基本建成。三是多功能服务体系更为完善。初步搭建信贷、资产管理、交易金融、投资银行“四位一体”“传统+新兴”的业务框架。四是集约化经营程度明显提升。2013年完成了1.4万个网点机构28类产品的前后分离,集约化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五是战略性业务快速发展。电子银行、移动银行领先同业,“善融商务”“信用卡商城”“房e通”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已形成品牌,智慧网点建设加快推进,信用卡主要指标同业领先,私人银行业务获得长足发展,理财产品余额突破1万亿元。六是海外发展持续提速。2013年一年新成立了6家海外机构,海外机构资产近两年平均增速超过50%

市场变化无止境,服务客户无止境,转型发展无止境。面向未来,建设银行更清醒地看到,外部经营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迈入“新常态”,面临着经济“三期叠加”潜在矛盾集中暴露、金融改革深化、金融脱媒加剧、监管要求升级、利率市场化提速、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只有加快转型才能赶上国际发展潮流,才能跟上形势变化步伐,继续保持市场地位和领先优势。总行党委与时俱进,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前瞻的思维,在2013年做出了攻坚转型的重大决策。在谋划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充分承继建设银行的历史优势积淀和改革发展成果,在既有基础上实现更新、更高的提升,提出了围绕“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战略要求,全力推动转型发展,外争市场,内强能力,着力打造同业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以转型获取新的发展红利,实现历史新飞跃。

建设银行将全面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银行”,努力实现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加快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智能银行和创新银行转型。增强传统业务领先优势、打造新兴业务特色优势、构建智能银行优势、巩固公司治理优势;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新发展能力、风险管理能力。

建行梦连着中国梦。圆梦复兴,必于荆棘之中穿越;征途奋进,当在波涛其上航行。经历60年的风雨路,37万建行人再次踏上新征程。

(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