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新浪网:输血造骨 挺起中国脊梁——建设银行支持冶金产业发展60年纪略

发布时间:2014-10-13

[编者按]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基本建设投资的大规模高速发展,急需一个专业管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机构,中国建设银行(设立时名称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翌年10月应运而生,为国家“守计划、把口子”。冶金产业方面,建设银行支持了一大批历史性大项目建设,进厂驻矿,贴身服务,助力企业成长为冶金产业的顶梁柱。

上世纪90年代,建设银行完成商业银行转型后,先后制定实施“双大”战略(以依托大行业、大企业为核心的经营战略)和“三大一高”战略(统筹大行业、大系统、大城市、高端客户的发展战略),依托众多金融牌照,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的综合金融服务,助推优质大型冶金企业实施与实现科技化战略、体系化战略与国际化战略。

60年来,建设银行与冶金企业一路走来,担起中国工业发展的重任,不断缔造奇迹,提供了充足的质优价廉的金属材料,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支撑了世界制造中心的国际地位。

本文为我们再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与故事。

 

引言

冶金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支柱,特别是大国经济和国防的基础,可谓工业之重、国之根本。金属材料应用无所不在,大到坚船利炮、两弹一星,小到针钉、首饰,关系到国家安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

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金属产量是微乎其微的,而近十年成了全球领头羊,实现了千万倍的增长,满足了世界第一的国内金属消费需求,支撑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过去60年,冶金产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对此,冶金人如是说,“为了冶金产业发展,一代代冶金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努力。一代代建行人一路相伴,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一个大项目,都有建行人的身影。冶金企业每走一步,都有建设银行随行”。

开拓  护鞍钢艰难中浴火重生

厂区破败荒凉,关键设备被窃取后留下的基座处处可见,铆钉等小零件散落各处,被人为毁坏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曾经位列世界前十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此时却连铁丝和铁钉都无力生产。

这是1948219日,鞍山解放,鞍钢真正回到人民手中时的景象。

饱经战争创伤的新中国,百业待兴。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决定集中力量建设鞍钢。

建设银行,1954101日一成立,就把鞍钢建设项目作为工作重点,指派鞍山专业分行专属服务。

小谢,建设银行鞍山分行拨款员,从此与其他同事一道,一心扑在服务鞍钢项目的工作上,与鞍钢人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起并肩奋斗。

小谢和同事们每日都要把十里钢城走过一遍,记录下工程进度。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身背挎包,包里装着米尺、施工图,手拿一个小本、一支笔,量量记记,这是“老鞍山”的一道风景,也是建行人当年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他们心系建设,同鞍钢人一样着急,参加劳动是必修课。他们与最早的交通工具——马车,一起被称为运输小分队,帮助运送物资;再到后来的自行车,被称为通讯员。他们被鞍钢人称为“自己人”。

每到核心工程阶段决算时,连续几个深夜,建设银行办公室的灯光不停地在闪烁,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此起彼伏,这是他们在加班核算拨付款额。

为把弥足珍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于款项拨付,他们严格执行“四不”原则,“不早”——防止资金闲置,“不晚”——保证工程进度,“不多”——防止浪费、营私,“不少”——保证工程质量。

建行人深知,节省每一分钱,对一穷二白的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通过一系列举措,如审查设计方案、严把采购关口、协助清理在建工程、挖掘内部资源、实行招标与包干等,建设银行共为鞍钢项目盘活资产、节省投资达8.8亿元,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数字。

19564月,听取建设银行工程预算审查工作汇报后,毛主席给予高度认可,“有一个机关审查是好的,只要审查得快,审查得好是有好处的”。

1957年,建设银行拨付国家投资17.59亿元,鞍钢得到全面改造和扩建,生产能力超过计划指标。当年生铁产量达336万吨,钢291万吨,钢材192万吨,上缴利润22.4亿元。从此,鞍钢在国家工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冶金人才,被誉为“中国钢铁业摇篮”。

大型轧钢、无缝钢管、7#高炉三大工程建成时,毛主席亲自发来贺信,称之为“我国重工业发展的重大事件”。

仍健在的“小谢”回首那段历史,感慨道“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国家实力不济,就被强取豪夺。作为建行人,参与鞍钢项目建设,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

建设银行对鞍钢的支持是持续不断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银行率先为鞍钢发放技术改造贷款,引进境外资金。特别是针对鞍钢齐大山铁矿建设、三号冷轧项目上线、鲅鱼圈项目建设、与攀钢重组上市等历史重大工程,建设银行总行牵头服务,调动全行资源,进行支持保障。

60年来,建设银行累计为鞍钢提供资金支持超过3000亿元,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经营发展问题。

鞍钢人常讲一句话,“没有建设银行,就没有鞍钢的重生,就没有鞍钢的辉煌成就。建行人的热情如铁水般炽热,与建设者、鞍钢人同甘共苦,想工程建设之所想,解企业发展之所需,亲如一家人。”

建设银行与鞍钢一路风雨同舟,勇于开拓,担当起新中国钢铁工业建立与发展的重任。

创新  助宝钢春风中笑傲江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的第二天,宝钢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奏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曲乐章。

工程从论证开始,社会上就一直有着种种议论与疑虑。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陈云,分别在197810月、19795月视察上海,听取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各方面专家关于宝钢工程的意见,强调对这个工程要“干到底”,鼓励专家、建设者要科学地勇往直前,不辜负全国人民寄予的希望!

一期工程实行概算包干,由国家建委、财政部、建设银行等组建的领导小组来主导,建设银行总行资深专家老刘就是其中一员。

其实,建设银行早早就行动了。19781月,建设银行派出工作组进驻宝钢工地,10月成立了提供专属服务的宝钢专业支行。

老刘与上海市分行11位专家,又组建了建设银行宝钢工程小组。他们重任在肩,为早日拿出来项目投资概算,夜以继日工作,噼里啪啦,嗒嗒嗒,算盘、计算器的敲打声响个不停,细抠每一项工程。二十多年的积累,建设银行“精算师”们对土建、设备、材料等样样精通,对有争议的造价提出了修正意见,对工程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压缩不合理概算,并得到了各方认可。最后国家批准一期工程总概算128.77亿元,其中38.6亿元由工程指挥部包干。

为了促成投资包干任务的实现,建设银行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节约挖潜。对于向地基钢管桩灌注黄沙,建设银行反复调查研究,认为此举对增加承载力毫无作用,最后被肯定与采纳,从而节省了1000多万元。对中央机修车间部分工程试行招投标承包制,从而降低造价13.4%,开创特大型工程采用招投标承包制的先例。

建行人,与宝钢人、建设者一道,严谨求实,艰苦奋斗,促使一期工程不超概算,尚有节余,避免了投资“无底洞”的危险。

一期工程建设期间,二期工程同时上马,建设银行积极跟进支持。从一期启动到二期竣工,建设银行共提供了基本建设贷款54多亿元,占到工程总投资213亿元的1/4

19928月,宝钢三期工程由国务院批准,是一项举世瞩目的特大工程。为了解决三期项目的境外筹资问题,建设银行积极向欧洲银行界推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至1998年,历时5年,建设银行圆满完成了近10亿美元的境外筹资工作,并首次利用德国、美国与日本的出口信贷迂回贷款。

1998年三期工程基本建成时,宝钢具备了年产11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成为特大型钢企,成功迈进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的行列。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97月在上海曾说过,“宝钢,第一要干,第二是保证干好。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二十年过去了,这个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的预言,由建行人、宝钢人、建设者共同铸造成事实。

在支持宝钢发展的过程中,建设银行一直保持着创新精神,敢为人先。承继地基埋桩技术、招投标承包制、出口信贷迂回贷款等创新之道,建设银行不断为宝钢提供新型服务,2006年发行个性化的“宝钢龙卡”名企卡,2008年提供多元化企业年金托管服务,2009年提供并购贷款用于并购宁波钢铁,发行宝钢联名IC卡,发行资产收益权理财产品用于宝钢投资的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三线项目,基于钢铁交易平台推出钢材质押融资服务。2012年,将宝钢综合金融服务进行了全面的个性化、系统化与规范化革新。创新之处,不胜枚举。

勇于创新的建设银行,强力助推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与成长的宝钢,在技术、管理上不断锐意创新,在全球钢铁行业中成为了一面新的旗帜。

贴心  保首钢搬迁中脱胎换骨

2008年盛夏,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圆了中国的百年奥运梦。

为了践行“绿色奥运”承诺,首钢和首钢人做出了重大牺牲,毅然决然进行搬迁、压产、减排,给北京一个更蓝的天空。

这个必须完成的使命,需要首钢关停北京厂区,员工分流安置,在唐山新建厂区。建设银行深知任务的艰巨,作为首钢的战略合作银行,积极配合,从人员分流安置、厂区搬迁建设两方面入手,设计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支持首钢搬迁调整工程。

分流安置资金代发工作,关系到首钢分流安置员工切身利益,虽对公、对私手续交错繁琐,但建设银行毅然担负起这份责任。从2007年开始的分流安置资金代发,完全采用现金发放方式。仅2011年代发资金就达20亿元,涉及近万名分流安置人员,工作量巨大。为保证服务质量与效率,让分流安置人员满意,建设银行专设两个网点提供代发与增值服务,2个月里,30名建行人常常工作到很晚。

此外,建设银行与首钢、公益团体合作发起公益项目“红会龙卡在手,爱心无限涓流”,为首钢员工团体办理红十字会员龙卡数万张,设立救助基金,关爱首钢员工。

建设银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员工老张回忆说,“我们的服务就是让客户满意,为首钢,为奥运,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也为之自豪”。

破而后立,用来形容搬迁调整工程较为恰当,首钢正是弃用800万吨产能的老旧设备,再全新建厂。首钢京唐钢铁项目就是重要承载工程,采用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设备,这对首钢来讲,资金压力巨大。

为此,建设银行总行、北京市分行、河北省分行、唐山分行以及专属提供服务的石景山支行和曹妃甸支行,四级联动,为首钢京唐钢铁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发放了百亿元贷款,承担了大量的资金支付工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竣工与投产运营。

首钢搬迁调整工程的顺利完成,有力支持了北京举办绿色奥运,有力促进了华北和环渤海地区钢铁布局调整。首钢京唐钢铁项目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工艺与理念,实现了资源、能源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成为了一个环境保护、服务社会、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绿色制造典范。

胡锦涛同志到首钢京唐钢铁项目视察时,充分肯定了项目建设,充分肯定了金融机构等各方提供的大力支持。

首钢人老王,曾全程参与搬迁调整工程,他这样说,“在整个过程中,建设银行实施了一系列举措配合首钢。建行人的贴心服务,让分流安置人员倍感温暖,平复了离别情绪,保障了搬迁工程平稳进行,促进了社会和谐。建设银行的贴心支持,保证了京唐钢铁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支撑了首钢工艺升级、产品换代,实现了脱胎换骨,再次跨越。项目投产正逢钢铁行业不景气,运行前期的亏损引来不少议论,但建设银行始终坚守承诺,首钢没有辜负各方信任,项目目前已实现连续单月盈利。说句心里话,建设银行是贴心的银行,负责任的大银行。”

随行  伴中色蜕变中勇闯天下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早“走出去”并且开展国际投资与合作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位居“世界500强”第398位。足迹遍及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并经营着一批标志性的矿业开发项目。

面对诸多光环,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说,中国有色集团取得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建设银行等各方的鼎力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建设银行与中国有色集团在北京复兴路同一幢大楼中办公,“零距离”带来了总部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紧密合作,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色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壮大、腾飞”三部曲,建设银行一直陪伴左右。中国有色集团的前身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对外工程公司”,主营业务是建筑工程。建设银行利用基本建设领域优势,为其提供贷款、工程保函等金融服务,助其不断发展。

随着有色金属领域的经验不断丰富,资产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有色集团从90年代末开始向上下游延伸,构建完整产业链,不断壮大,成为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建筑工程、相关贸易及服务三大主业齐头并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建设银行依托强大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中国有色集团本部提供并购贷款等服务,各分支行分别对接三大主业的分子公司,相应提供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贸易融资、黄金租借等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步入21世纪,中国有色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完成向国际矿业公司转型,实现腾飞。其实,中国企业在境外人生地不熟,投资与生产经营并不容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建设银行在世界主要经济体新设的机构如雨后春笋,作为桥头堡,强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其中,为中国有色集团累计提供境外贷款超10亿美元。

非洲,是中国有色集团“走出去”的主要区域,该集团深耕已达16年之久,成为中国在当地的最大投资者。其中,投资的谦比希铜冶炼厂于20061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亿多美元。2008年,中国有色集团向建设银行提出1亿美元贷款需求。

深知项目处在关键阶段,时间紧迫,建设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客户经理小陈二话没说,不顾多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空难的危险(2008年非洲共坠毁13架客机),紧急赶赴赞比亚恩多拉,进行实地考察。

惊心动魄的飞行后,再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车程,才到达项目所在地。当地卫生条件较恶劣,疟疾等疾病传播载体——蚊子威胁人的健康。小陈全然不顾,立即投入工作。

根据小陈加班撰写的调查与评估报告,建设银行总分行联动决策,快速发放了3年期的1亿美元贷款。这是商业银行支持中国有色集团非洲项目的第一笔贷款,保障了项目于20092月顺利建成投产。

20098月,中国有色集团出手收购了处于停顿中的赞比亚卢安夏铜业公司。时逢全球金融危机,铜价大幅下挫,企业处于关停状态。当外国银行对这个“烫手山芋”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建设银行再次出手,提供了1亿美元5年期贷款,支持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而事实证明,通过接手赞比亚卢安夏铜业公司,中国有色集团获得了长期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挽救了2300多名铜矿工人失业危机,可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盛赞“中国有色集团是中非全天候友谊最好的诠释者”。

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同志对中国有色集团的“走出去”事业,特别是在赞比亚等中南部非洲的成功投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中国有色集团员工老李,对中国有色集团与建设银行的战略合作如数家珍,“中国有色集团从有色金属工程建设起家,到体系化发展,再到国际化腾飞,每一次蜕变中都有建设银行的鼎力支持,每一步,建设银行都如影随形。建设银行是最早支持中国有色集团海外项目的商业银行,也是累计支持贷款额度最大的银行。正是这种真金白银的强力支持,增强了中色人干事业、闯天下的信心,闯出了一片天空”。

有色金属是个大家庭,品种繁多。对于其他有色金属企业,建设银行也一直倾力支持,助其发展,譬如支持中国黄金集团成功发行业内首单欧洲美元债,支持山东黄金集团成功发行国内首笔永续私募债,支持中铝矿业国际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支持江西铜业集团发展国际贸易并规避汇率风险,融资租赁服务拓宽云南锡业集团融资渠道,产业基金服务为中国铝业公司注入新活力…

结束语   

冶金人明白,冶金是一个辛苦活,需要实实在在打拼。建行人懂得,与冶金人同甘共苦,一路打拼。

六十年一甲子,中国建设银行因建设而生,因发展而兴,60年与冶金企业一路同行,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缔造一个个奇迹,挺起了中国脊梁。

而今迈步从头越。凭籍那份不可磨灭的历史厚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建设银行与冶金企业,将继续携手前行,创造更多辉煌,为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筑起牢固的金属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