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
热门关键字: 电子银行信用卡悦生活贵金属

【ESG专栏】发挥中国创新特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6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那么,绿色金融为什么会被赋予特殊的角色?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机制得以实现。绿色金融则是一种能够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外部效应有效“内部化”的资源配置机制。用好这种机制能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

为此,这些年来建设银行积极开展新金融实践,运用金融手段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并也由此积累下了一系列在业务发展中践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的优秀实践。

以绿色金融推进可持续发展是现代金融的应有之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摆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突出位置,坚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金融业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以综合化的绿色金融服务,助力解决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问题与挑战,并实现自身经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和良好均衡表现。

事实上,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推进绿色金融将是行业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行动,各国纷纷出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和实践路线,国际金融机构更是积极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改善。

中国的金融机构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推广、绿色金融市场建立和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规则的形成和完善。这无疑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动权和影响力。

同时,践行绿色发展是ESG理念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资本市场日益重视上市公司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贡献,企业在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改善方面的措施越来越受重视,在维护客户、股东、员工、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方面的表现也愈发重要。

也就是说,随着金融市场加速加深双向开放,我国大型金融机构需积极响应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助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做“绿色金融的创新者”

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建行作为国有大行,持续强化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全面、完整、深刻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可持续发展观,用新金融的思维塑造银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积极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在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的过程中,找回金融服务本源。

例如,为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建行积极发展综合化的绿色金融服务。建行立足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和以煤为主的客观能源消费实际,科学把握能源结构调整节奏,支持煤炭、煤电继续发挥调峰和兜底保供功能,针对目前市场资金偏好“纯绿”项目、传统能源安全保供和升级改造亟需大量资源配套与供给支持的情况,合理制定信贷政策,服务煤炭煤电安全稳定供应。

建行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煤炭煤电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有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累计分别为煤炭、煤电行业发放贷款 1,250 亿元和 2,295 亿元。

不仅如此,建行还通过盘活企业“碳资产”,为降碳效益显著的企业优先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和更优惠的融资成本,激发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创新推出“碳惠贷”产品,2021 年,为某央企提供以碳排放配额为质押的节能技改项目贷款,助其成为国内电力行业首家承诺自愿减排并注销碳配额的发电企业。

其实,从企业角度看,“碳惠贷”产品建立了碳排放强度与贷款利率挂钩的利率定价机制,碳排放强度越低后者降幅越大,贷款利率就越低,企业由被动式降碳转变为主动式降碳,并可利用银行提供的低成本贷款进一步用于低碳运营。

对银行自身而言,有别于采用购买CCER方式获取碳源,该模式通过银企合作获取碳源,用企业结余的碳配额支持商业银行“碳中和”,实现金融机构与绿色企业协同低碳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开辟了银企协同低碳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建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6万亿元。绿色贷款资产质量良好,不良率远低于对公贷款平均水平,并承诺2022年-2025年间累计对绿色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不少于2万亿元,继续坚定不移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建设银行连续三年明晟ESG评级获评A级,位居同业领先水平,其中融资环境影响议题表现取得长足进步。

充分发扬绿色金融新优势

正所谓,上有所呼,下有所应。

也正是由于,建行党委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全行战略发展的一个重点。全行上下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积极释放绿色动能,做绿色金融的深入践行者。

以ESG能效贷款为例,作为建行浙江湖州分行依托湖州市绿信通平台绿色企业ESG评价办法,创新推出的新型绿色贷款品种。该贷款将环境指标作为贷款准入条件,并以环境信息作为行内信贷采取差别化利率及风险缓释措施的依据。

该产品专项为ESG评分50分以上、绿色等级属于“深绿”“中绿”“浅绿”的绿色融资企业与项目法人提供信贷支持,是ESG评价应用的一大突破。该产品根据企业ESG评分,针对“深绿”“中绿”“浅绿”企业给予不同程度的贷款利率优惠,并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缓释措施,企业绿色等级越高,优惠幅度越大,授信额度越高,助力绿色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绿色企业贷款便利性和可获得性。

湖州市某水利疏浚公司ESG评分66.78,为“中绿”企业。建行浙江湖州分行积极对接企业河道清淤治理融资需求,贷款从申报到落地,仅用一周时间。2021年11月,为该公司发放首笔绿色能效贷款2500万元,资金用于水利航道清淤工程的施工,包括日常材料采购、工程服务费用支付等,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截至2022年9月底,已实现ESG绿色能效贷累计投放4.46亿元,有力支持了当地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绿色企业和项目。

不仅如此,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建行所辖子公司绿色发展业绩斐然。建信基金积极配置绿色权益类资产(股票)存量约225.66亿元,绿色债券资产存量约44.94亿元,管理绿色相关公募基金产品8只,规模约65.04亿元(5只主动权益型规模63.11亿,3只被动指数型规模1.93亿),已于2021年正式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

建信信托以多种方式配置绿色资产,包括中美绿色基金、各政府及企业绿色项目、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投资首个绿色公募REITs项目——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获配4000万元),共配置绿色资产存量约97.85亿元;建信期货配置股票及债券资产约7.16亿元。

建信保险资管配置绿色资产存量约126.73亿元,其中绿色债券类资产约20.50亿元,绿色非标及股票类资产约106.23亿元;建银咨询公司以造价咨询业务为引领,践行“金融+咨询”发展战略,绿色咨询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建银咨询承接境内低碳运营、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绿色低碳类项目43个,涉及投资金额135亿元。造价咨询业务连续两年位居行业第一。

据了解,下一步,建行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碳达峰碳中和“1+N”体系,按照“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工作原则,积极履行国有大行金融使命和责任担当,不断丰富新金融的绿色内涵,进一步畅通多元投融资渠道,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力有序推进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建行智慧和力量。

(转载自新华社客户端)

 

字体: